照片取自台北捷運 Facebook 粉絲專頁

設計譚:台北捷運新識別,讓人無法接受的新面孔

Mr.Ian.C

--

今年三月,台北捷運通車25週年,北捷公司委託顧問公司 Plan b Inc. 推出第四代更新視覺識別。我發現這件事情是在某天通勤時,習慣的看著捷運站四周發呆,視線晃過垃圾桶,看見垃圾桶上貼了一張印有不熟悉 Logo 的白色小貼紙,心裡一驚:「捷運換識別了?」

Chapter 1

既然標題也明寫了,這是一件讓人無法接受的事,我對北捷的新視覺識別可說是嗤之以鼻。所以,先交代我發現的缺點(證據),再分享台北捷運和其識別對我的重要性,才不會讓讀者們誤會我的態度。

又是簡約風

簡約風,極簡設計,確實是不少設計者的心頭好,也並非沒有其原因。但第一眼看到北捷的新 Logo 選擇”簡約風”,非常之為它捏了一把冷汗,定睛看果然充滿問題。設計團隊在新識別介紹官網,將這次重新設計的標誌細節,很清楚的列出說明,我將幾個關鍵字舉列出來:「原有圓弧外框化為圓滑線條,打開原本封閉空間」、「標誌中間的留白空間作為載體」、「成就更洗練的型態,並傳承北捷標誌的精神與概念」。

截自新識別介紹官網,Designed by Plan b

先甘後苦,讓我們把批評往後移,先看新標誌的優點:標誌簡化符合現代潮流,圖形大致上確實保留既有標誌的外觀特徵,反白空間有經過強化解釋,延伸運輸系統的產業特性。

但標誌簡化的原因,大可不用如此大費周章解釋設計過程的前因後果,以洗鍊、雋永(截自Tatler採訪)說明更是有些不適合。直接表明,需配合因應數位媒體習慣而生的「扁平化設計」潮流,或許會更加言簡意賅。而扁平化設計是否適合城市運輸系統識別,卻不見設計團隊探討。事實上,與全家、衛福部桃園醫院、日本仙台市地鐵”撞臉”,都是新標誌過度簡化的後遺症。

相似度最高者應該就屬疫情初期被熱議的部桃醫院,截自醫院官網

而且設計團隊過於專注扁平化設計 — 原本為了在數位媒體表現更佳的設計方式 — 卻忘記北捷作為城市運輸系統,有大量在實體表現的需要。而新標誌密集的圓角、一昧追求等距的空間調整,都是實體表現時容易造成視覺尷尬的硬傷。

(左)儘管設計團隊有標誌簡化的目標,但若從形狀曲線觀察,新標誌其實變得更複雜;舊標誌看似比較複雜,但曲線平緩實為比較簡單。(右)新標誌為了”整齊劃一”特意保持的等距空間,卻沒有考量視覺平衡;舊標誌看似寬窄不一的空間,其實讓肉眼觀看更輕鬆。新標誌不論在曲線和空間處理,都容易讓視覺疲勞,或許它的外觀適合數位媒體的表達,但在其他場域都容易造成辨識度低的結果。這種造形被放大使用時,問題會更加明顯

僅是路網圖作為標題應用,就有嚴重視覺失衡的”大頭症”

脫韁野馬的設計理念

針對設計表現、風格的觀點,有很多主觀意識,這些批評或許會讓一些讀者覺得雞蛋裡挑骨頭。所以接著,我要分享更讓人無法認同設計團隊的原因:新識別不僅沒有好好傳承過往的精神與概念,甚至破壞了北捷的視覺印象

設計團隊所說「成就更洗練的型態,並傳承北捷標誌的精神與概念」,卻讓每次識別調整都保留傳承的「北」、「雙人」字構造,明顯完全消失。除非遇到理念改變或特殊原因,我不認同識別設計為了標誌簡化,犧牲組織理念表達

北捷公司歷代標誌,截自新識別介紹官網

過去北捷以「北」、「雙人」字變體、握手和飛鳥意象,分別表達公司的地緣關係、服務精神、運輸安全和交通便捷等組織特徵。但新標誌設計,不只握手意象因為標誌簡化後變得薄弱,「北」、「雙人」字變體更是沒了蹤影,只剩飛鳥意象還算存在。或許在這次識別更新中,北捷公司主動改變自己的理念,但連地緣關係也取消之,這未免要向北捷公司或設計團隊其中一方討要個說明?(就目前可見的願景宣言,設計團隊要擔當的責任可能更大。)

就算當作、假設北捷在這次識別更新時,也重新調整了公司理念。那麼,設計團隊有沒有符合這次經研究訂定的理念目標呢?答案是:沒有。

捷運站點已不只是捷運站點,它有如微型社區樞紐,民眾在裡面結集、相遇、交匯、移動。捷運系統應裝載更多可能,定位成為多元開放的「資訊交換站」和「生活事業提供者」的角色。因此,北捷需要⼀套識別系統,詮釋隨時代轉變的角色改變,尤其在數位化需求增加的當代社會。(整理自Tatler專訪和形象官網。)

從新識別介紹官網,和 Tatler Taiwan 針對此次設計的專訪內容,可以看到由設計團隊提出,在此次識別更新理應突顯的理念目標,形象官網更將一句話「從生活出發,作為資訊交換站的台北捷運。」醒目點題。

生活?資訊?數位化?靈魂三拷問

雖然設計團隊做了還不錯的理念定位,卻不見其詮釋在這一套識別系統,如果民眾交匯、資訊交換只是用留白空間”作為載體”,用站點連接當作意象,真的看不出重新擬定理念的需要。隨時代轉變,資訊的內涵也有非常大的改變,設計團隊這部分的觀察其實很不賴,可是後續表達卻停留在舊時代的思維,不知是為所何。

如果說新識別系統還能勉強看到資訊的影子,那麼生活可以說是「出發未捷身先死了」。設計團隊十分浪費識別系統的其他工具,象徵圖紋、輔助標誌都是很適合表達生活意象的細節,但設計團隊最終選擇”打開”舊標誌圓圈外框代表生活空間,微調既有標準色為顏色賦予意義,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隨便

Logo 放大就能當作象徵圖紋,看得出台灣的公共設計看似變好,對識別系統的認識還是只停在 Logo,只是符合潮流,心裡仍然不認識何謂設計。

生活和資訊理念處理的拙劣,也發現這次品牌定位中,做了過於複雜的操作。不過在許多場合都標榜以永續發展為思維模式的 Plan b,卻只是 ”Blue is for tech, Green is for Life.” 般,缺乏對概念更深層的理解,沒有為民眾傳達真正的永續意義。(部分新聞稿也有綠色代表環保的說法。)

背道而馳的設計目標

由協作團隊 BITO 製作的動態識別

這次的新識別系統更新還有一個重點,就是要配合數位化時代的媒體習慣,將北捷的品牌識別元素扁平化,我想這也是更新設計的最大原因。但是迎合數位化,除了平面設計風格的調整,深化品牌資源在多媒體、多裝置的適應性,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。But…

看到這個頁面,真的是醉了

看到新識別介紹官網在手機瀏覽器出現的頁面提示,真讓我懷疑自己對數位化的認識,對設計團隊於品牌數位化的作為,直接跳過不予置評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 Google 「響應式網頁」,關掉這篇文章也沒關係,愛設計就跳過負面案例直接鑽研吧!

Chapter 2

台北捷運對於大部分生活在台北的人們,都有一份特別意義,分析完新標誌可見的缺點,除了是站在設計專業的一次案例學習,還有更多心聲才能完整表達我內心的態度。否則爛大街的設計那麼多,不需要特別對北捷新標誌揭開分析,因為嚴肅探討這些設計案例,都有它們的必要性。

我心中的萬馬奔騰

記得藍線第一次通車是聖誕夜,當年特別和爸爸一起體驗首乘,也是和習慣開車的爸爸少數一起通勤的回憶。通車日當晚,列車卻出包卡在隧道中間,我們只能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,沿著維修道路走到下一站車站。

更不用說卡式車票改為代幣車票的期待與難捨,台北捷運以您為榮的站內宣導影片,一系列尷尬好笑的捷客劇場,都漸漸替換成不一樣的內容。事物總需變化,熟悉的事物改變,承擔回憶接受改變也是生活本來的面貌。但口說無憑的想法,不用心的”操刀”,都讓改變的傷感變成不爽快

舊標準字巧妙把運字「辶」旁的筆劃,與象徵電力的「閃電」結合,是我最喜歡的標準字案例之一

台北捷運的識別系統對我個人有特殊意義,也是不少設計者認同的好案例。學生時經常盯著北捷的標誌、車站地圖、路網圖看呀看,靠著自己觀察,發現標準字「運」上那筆小小閃電時的成就感,也成為我走上設計專業的小推手。

金雞蛋就該用顯微鏡挑骨頭

台北捷運身為台灣重要的門面之一,身為首都的主要運輸系統,對我、對設計者、對市民、對社會都佔有一席之地,對生活的人文意義,對資訊變革的指標性,都功不可沒。這樣重要的一套識別系統,放大檢視,斤斤計較都是對它的尊重和在意,至於不用心讓人產生的反感則是必然。

我相信設計的力量有限,一座城市運輸系統不會只因為新標誌遭毀於一旦,更不如說北捷的經營若有保持,或更加精彩,那些成果也將累積在新標誌上,使它昇華。但建議所有公共單位,與其把預算花在配合時代潮流的設計”提升”,不如好好把現有的設計細節做實。回到開頭那張小白貼紙,讓我一嚇的除了識別換新,還有用「貼紙」的小成本做法,都不是設計正確的用途。

還有不少想抒寫的細節,但活在當代社會,退兩步海闊天空,我們就到此為止。Plan b 操刀的設計成果,也非毫無可取之處,只是若要讓設計為品牌更新打頭陣,應該要更用心才好。不過這篇文章,也非表示我來我更行,而是透過很多觀察,我相信有更適合北捷這間重要公司品牌更新的大師吧。

捷運大樓北捷公司標誌更新前與後,為何新識別有標準字卻不用,只能說「細節就是堅持,堅持就是細節」(圖片來源: 網路)

--

--

Mr.Ian.C

專欄更新中:《腕上時光》、「腕上時光」版主、光光圖像負責人。